资讯动态 /NEWS CENTER
湖南用干细胞治愈重症新冠患者,科技部肯定其安全性
- 分类:行业资讯
- 作者:南华生物
- 来源:见标注
- 发布时间:2022-04-20 09:24
- 访问量:
湖南用干细胞治愈重症新冠患者,科技部肯定其安全性
- 分类:行业资讯
- 作者:南华生物
- 来源:见标注
- 发布时间:2022-04-20 09:24
- 访问量:
湖南用干细胞治愈重症新冠患者
科技部肯定其安全性
据湖南红网报道,2020年新冠疫情突发,娄底市中心医院作为省市卫健委确定的第一批“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和全市确诊病例定点救治医院,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了专家救治团队。
经过综合评估后,该团队决定对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实施干细胞治疗,推进患者治愈康复进程。根据新闻报道显示,2位新冠肺炎危重患者使用干细胞治疗后,总体病情逐渐趋向稳定,现已出院。娄底市中心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李红辉介绍,这是全省首次在危重新冠肺炎患者上使用干细胞治疗。
图源@红网时刻
据衡阳日报社官网发布文章显示,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根据个体病情采用抗病毒、干扰素、激素、丙球冲击疗法、中药、雾化、机器人辅助治疗、干细胞治疗、早期高流量吸氧等联合治疗手段。该院收治的两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已分别接受了两次干细胞输注,目前,这两名重症患者已经康复出院。
据悉,湖南省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已登记注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关键技术攻关与临床应用示范”(注册号:ChiCTR2000030173)。此次研究是为了评价间充质干细胞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炎症水平的控制及肺功能保护等临床效果,纳入30名患者进行临床治疗。
上海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多家机构合作的《Transplantation of ACE2-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mproves the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COVID-19 pneumonia》项目共有7名患者参与(其中1例危重症患者,4例重症患者,2例常见型患者)。
干细胞移植2至4天,所有患者的症状好转,静息时氧饱和度升高至≥95%,肺泡恢复了换气功能。危重症患者CRP蛋白水平从105.5g/L下降到10.1g/L,炎症状态迅速缓解,淋巴细胞减少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4天后呼吸频率降至正常范围,发热和呼吸急促症状消失;9天后胸部CT磨玻璃样阴影和肺炎浸润明显减少;移植13天后4例患者的核酸检测呈阴性;此外,治疗过程无其他负面反应,证实了干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此前,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肺炎药物研发、疫苗研制等科研攻关进展情况,其中提到干细胞疗法。
图源@中国新闻网官方账号
在抗疫药物研发工作中,干细胞治疗一直受到高度关注,中国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孙燕荣在发布会上介绍,武汉已经完成了超过200例的干细胞治疗,从目前结果看,干细胞应用于新冠肺炎的临床治疗安全性良好。
而此前央视记者对国家卫健委高级别组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进行的专访过程中,李兰娟院士反复提及干细胞。在本次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抵抗过程中,配合应用干细胞作为辅助治疗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李兰娟院士在采访中提及:“……关于增强免疫功能的,我们想试用一下干细胞,我们也这样做了,觉得也非常有效……因为H7N9我们用过,发现具有好的作用,所以在这里我们也想在抢救当中应用。”
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应用原理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刘承云教授主持“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重症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项目。在相关研究文章中,刘承云教授指出,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病毒快速复制和大量的促炎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反应破坏了肺微血管和肺泡上皮细胞屏障形成炎症风暴,导致血管渗漏和肺泡水肿,肺部炎症的加剧和弥漫性损伤,最终导致严重缺氧、进行性呼吸困难,乃至呼吸衰竭。
针对上述提及的炎症风暴、肺部受损及炎症加剧、严重缺氧呼吸困难等问题,刘教授表示,移植的异体间充质干细胞可合成和分泌抵抗多种微生物包括病毒的细胞因子,对微生物、各种炎症、免疫反应进行可控的调节。同时,间充质干细胞可合成和分泌多种血管和组织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受损血管和肺泡组织的恢复和重建,能迅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有效规避细胞因子风暴,为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提出了新思路。
众多新闻报道及临床案例足以说明,干细胞被应用于新冠肺炎的临床治疗中,且安全性良好,具备一定可行性。

南华生物(000504)最新股价
13.10元

+0.03(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