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血是胎儿娩出断脐后,从脐静脉中采集的血液,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及其他多种类型干细胞。凭借着来源丰富、实物储存随时出库、抗排斥反应小及配型要求低等优点,脐带血越来越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重要来源之一。
随着脐带血治疗疾病范围的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患者因脐血而重获新生。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医学家们也将脐带血应用到了更多领域疾病的治疗中,尤其在再生医学领域,脐带血为更多患者带去希望,成为更多人的福音。
早产,是导致婴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我国早产儿数量每年约为110万,占据全球早产儿数10%。今年8月,在“脐血应用,走进茂名”学术研讨会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新生儿科主任杨杰教授分享了《自体脐带血单个核细胞治疗早产儿并发症临床研究》课题。该项目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获得批准。从2019年发起,2020年6月首例招募入组到现在,已经实施2年余;本次研究前期工作是2009年开启的自体脐血临床Ⅰ期单中心研究,31例患者进行长达10年随访,其中治疗组15例未发现任何输注相关不良事件,安全性得到了充分证明;2018年继续开展自体脐带血临床Ⅱ期单中心研究,总计62例患者入组,治疗组阶段随访已有证据显示在安全的基础上,部份受治患者可减少呼吸机支持时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科医学部新生儿科副主任陈佳教授在接受采访时也分享过其团队关于脐带血治疗BPD(小儿支气管肺发育不全)的项目进展,其团队I期临床实验已经随诊大概7年,发现脐带血的细胞在超早产儿的应用里面,特别是应用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研究及动物研究,可以平衡肺部的微环境。
2020年,澳大利亚的专家通过总结多篇在国际上发表的文章,进一步总结目前预防和治疗脑瘫儿童的所有措施。
结果显示,脐带血治疗结合康复治疗,对于改善脑瘫儿童的运动功能,是比单独做康复更有效的。此外,美国杜克大学的Kurtzberg教授团队治疗的很多案例也显示,脐带血对治疗脑瘫这一类脑疾病是有一定疗效的。
2021年世界脐带血日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市儿童医院康复科主任曹建国教授分享了脐带血治疗儿童脑疾进展。他指出,儿童脑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但研究表明,对于改善脑瘫儿童的运动功能,脐带血治疗结合康复治疗会比单独做康复治疗更有效。
1型糖尿病又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体内分泌和合成胰岛素的细胞受到免疫性破坏而产生,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悉尼一名仅20个月大的女婴成功通过自身脐带血治疗家族I型糖尿病,这是世界上年纪最小的通过自体脐带血治疗和延缓慢性疾病的成功案例。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Haller等开展了一项临床试验,经外周静脉为15例新诊断的I型糖尿病患儿实施脐带血干细胞自体移植,实验结果显示,自体脐带血能够抑制患儿内源性胰岛素的减少且没有明显不良反应,移植后6个月患儿外周血仍含有较多的调节性T细胞,免疫功能有所改善,表明了自体脐带血治疗I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也就是常说的老年痴呆,是一种老年人群高发的认知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语言能力丢失,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情感异常。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有近10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在《Stem Cells and Development》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向实验鼠多次低剂量静脉注射人脐血,大大减少了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物质在实验鼠脑内的积聚,该研究显示人脐带血细胞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确切疗效机制。
膝关节炎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多患于中老年人群,其症状多表现为膝盖红肿痛、上下楼梯痛、坐起立行时膝部酸痛不适等,如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起关节畸形、残疾。
Kim SJ等韩国研究者对几年前参与脐带血治疗膝关节炎临床实验的128名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研究证实,在随访2年后,这些患者的疼痛都得到了改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最终的随访结果明显优于1年的随访结果。
浙江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照了透明质酸钠与 UC-MSCs治疗中重度膝骨关节炎后得出结论,UC-MSCs移植治疗严重膝骨关节炎较透明质酸钠能更快速、更显著、更持久地减轻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